刚跟中国敲定铁路,越南扭头就找韩国,这盘棋下得有多悬?
中越两国关于那三条关键跨境铁路的墨迹还没干透,河内那边就传来了新动静,说是要跟韩国人在高铁项目上“扩大合作”,这一下子就把不少人的目光又给拉回了越南那条纠结了几十年的南北大动脉上。
这事儿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别扭劲儿。前脚刚跟北京谈妥,要把自家北方的铁路网用中国的标准轨连起来,实现“车同轨”,这姿态明眼人都看得懂,是打算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了。可后脚,怎么就把贯穿国境的“一号工程”——南北高铁,拿去跟韩国人眉来眼去?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想弄明白越南的小心思,得先看看他们家里那本难念的经。越南的地图像一根长长的扁担,挑着南北两个经济中心——河内和胡志明市。可连接这“两头货”的交通,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
现在跑在越南国土上的火车,大部分还是法国人殖民时期留下的“遗产”,铁轨是窄窄的米轨。你从南边的经济引擎胡志明市坐火车去北边的首都河内,一千五百多公里的路,咣当咣当要走上整整三十个钟头,中间还得在岘港、顺化这些地方喘口气。这效率,别说发展经济,就是串个门都嫌慢。
所以,修一条能把南北通行时间压缩到五六个小时的高铁,对越南来说,不是什么面子工程,是实实在在的“国运线”。这条线一旦打通,沿途二十多个省市都能被盘活,产业集群也能顺势而起,彻底改变越南经济南热北冷的格局。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却骨感得硌人。这条路,越南自己走不了,没技术也没那个家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外援。最早,他们相中的是日本。2006年就开始接触,2010年日本人也顺利拿下了项目,可一看报价单,越南人倒吸一口凉气——558.5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当时越南全年的GDP也就它的一大半。
这钱,越南掏不出来,项目就只能干耗着。五年后,越南不死心,重启项目,还学聪明了,搞了三个方案想让日本人降降价。结果日本人非但没降,还把价码提到了650亿。越南一看,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于是又开始琢磨着把中国也拉进来,想玩一出“两虎相争,渔翁得利”的戏码。
结果呢?在河内的反复摇摆和算计中,这个项目在2019年又一次黄了。直到今年,越南国会才又把这事儿捡起来,报价已经飙到了超过670亿美元,计划2027年动工。可钱从哪来?越南的意思是,国际资本得出七成。技术怎么办?越南希望对方能倾囊相授,搞技术转让。这条件,苛刻得有点像是在空手套白狼。
更 complicating 的是,牌桌边上还坐着个美国。华盛顿的“印太战略”大旗一挥,南海的风浪就没停过。越南要是把这么重要的项目完全交给中国,等于是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站队”,河内那些搞政治的,心里头那根弦绷得紧紧的。
就在大家以为,去年底中越敲定北方三条跨境铁路,意味着越南终于想通了,准备先易后难,务实合作的时候,韩国人登场了。这一下,棋局又乱了。越南这套打法,其实是一种他们运用得相当纯熟的“竹子外交”——根基要稳(国家利益),但竹竿要柔韧,能随风摇摆。
在他们看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引入韩国这个第三方,既可以向中国和日本施压,让他们在后续的谈判中拿出更有诚意的条件,也能向美国和西方世界传递一个信号:我越南没有完全倒向谁,我保持着独立和平衡。这种在几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感觉,让越南觉得很安全,也能在东盟内部刷一波存在感。
可问题是,韩国人真的能接下这个活儿吗?韩国的高铁技术(KTX系统),其核心源自于法国的TGV技术,经过本土化改造而成。他们在本国那点多山的狭小土地上跑跑还行,但大规模、长距离的海外高铁项目建设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越南把宝押在韩国身上,多少有点像是在赌博。
说白了,韩国更像是一条被越南扔进池子里的“鲶鱼”,目的不是为了吃掉最大的那条鱼,而是为了搅动池水,让所有鱼都紧张起来,好让自己这个池塘主人能从中渔利。
那么,咱们中国是不是就非得拿下这条南北高铁不可呢?其实,倒也未必。去年底谈妥的那北方三条线,才是真正打通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老街-河内-海防、谅山-河内、芒街-下龙-海防,这三条线一旦用标准轨接入我国的铁路网,云南和广西的出海口就等于向南延伸了上千公里。
货物可以畅通无阻地直达越南的重要港口,整个区域的物流成本和效率将发生质的飞跃。这对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其战略价值远比单纯一条越南国内的南北线要大得多。我们的泛亚铁路网,中线有中老铁路已经通车,效益显著;中泰铁路也在稳步推进。整个棋盘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好。
越南的南北高铁,未来不管是谁来建,大概率都得用国际通行的标准轨。到时候,它自然而然地还是要跟北边我们参与建设的三条线路并网。说到底,主动权其实还在我们手里。
越南的这种犹豫和算计,其实也是小国在大国博弈夹缝中求生存的常态。他们既渴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又害怕被这辆快车的惯性带得太远,失去对方向盘的控制。这种矛盾心态,导致了他们在重大项目上的瞻前顾后,总想找到一个既能得实惠、又不用担风险的“最优解”。
只是,时代不等人。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列车已经开始轰鸣提速,越南如果还在站台上为了选哪个座位而争论不休,恐怕最终只会错过上车的最佳时机,让这条承载着国家希望的高铁,再次变成一个悬而未决的“心病”。
我的看法是,越南的这番操作,看似精明,实则可能是在浪费宝贵的发展机遇。大国博弈是客观现实,但一个国家的核心任务终究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基建这种硬实力上,技术、资金和效率才是王道。与其在政治算计上耗费心神,不如选择一个最可靠、最高效的伙伴,先把路修起来。路通了,财自然就来了,国家强大的根基也就稳了。在这一点上,耍小聪明,最终耽误的还是自己。
辽宁股票配资公司,利好优配,斗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