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R and DREAMS》这个名字,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演唱会的符号,而是成为了一段音乐传奇的注脚。8月25日,陈奕迅的《FEAR and DREAMS世界巡回演唱会》现场实录数字专辑全网上线,在经历了两周的预售狂潮之后,终于和歌迷正式见面。这张由环球音乐发行的专辑,不仅仅是一张唱片,更像是一份留存于时间里的“声音档案”,将这场跨越全球182站、历时两年多的巡演盛况永久定格。
这次专辑之所以备受瞩目,除了Eason的超高人气和市场号召力,还因为它用最纯粹的方式还原了演唱会的精髓。音乐总监Jerald陈哲庐透露,整张专辑的后期没有借助任何自动调音软件,完全保留了陈奕迅的呼吸、颤音与现场的细微情绪。这种“毫无修饰”的真诚,反而成就了专辑的灵魂。他感叹:“陈奕迅在我耳边唱了182场,没有一场让我觉得无聊,他的声音就是最珍贵的录音。”连英文歌名的翻译,都由他与Eason在巡演途中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精心斟酌,只为让全世界的听众都能感受到“Fear and Dreams”的故事。
展开剩余70%而这段故事,正是通过宏大的歌单架构展开的。上半场“FEAR”由《人神斗》《当这地球没有花》开篇,借由“末世感”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紧接着《谎言》《时代巨轮》折射出社会压迫带来的恐惧,再到《想听》《黑洞》《异梦》直面人性心魔,带观众走进心理深处的挣扎。临近尾声的《告别娑婆》《完》,则将宿命与无力的绝望推到极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重量与无常。
下半场“DREAMS”则从《今日》开始,气氛逐渐转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第一道光。《梦的可能》《一个灵魂的独白》唱出坚持与豁达,《任我行》更以轻快氛围点睛全场。随后,《人生的马拉松》《请相信我》鼓舞听众继续奔跑,寻找希望与信念;《四季》《致明日的舞》《七百年后》则将视野从个人推向宇宙与未来,直到《幸福摩天轮》《我们万岁》,以温暖与陪伴为这场旅程画上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收官曲《I’d live it all over again》是一首长达15分钟的串烧,涵盖了《闪》《美丽有罪》《重口味》等九首作品。它不只是拼接,而是Eason亲自决定曲目与顺序,用无缝衔接的手法创造出一首全新的作品。短短一刻钟,听众便再次经历了从“恐惧”到“梦想”的心路历程,仿佛搭乘了一次情绪过山车。
Eason本人也对这张专辑充满期待,他笑称:“大家都在说《黑夜不再来》,但我更想推荐《如果这一秒钟你跟我讲你不爱我》,很有力量,大家可以听一听。”事实上,不少歌迷在三年前就将巡演曲目当作“新歌”来听,许多当年被忽略的作品,经过他的重新演绎竟意外走红。陈奕迅感慨:“很开心这些歌终于被听见,不再是苍海遗珠。”
演唱会落幕后,陈奕迅又马不停蹄地展开纪录片《FEAR and DREAMS: NOW is the only reality》的巡映,从北京、成都、上海到深圳,再到吉隆坡和即将抵达的台北,每一站都有影迷见面会。他用影像与观众分享台前幕后的故事,也为这场跨越两年的旅程画上尾声。至此,《FEAR and DREAMS》不仅是一张专辑、一场演唱会,更是一次音乐与人生交织的心灵旅途。
发布于:山东省辽宁股票配资公司,利好优配,斗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